我是屬於漸進式聽力損失
以前沒有配戴任何輔具到雙耳必須仰賴助聽器
直到前年(2016)因為突發性優耳側日趨嚴重
即使有吃藥聽力也只有恢復些微
很多人覺得我們開完刀是不是跟非聽損人士一樣擁有正常的聽力,
並非如此,
有些聽損若沒有及時補救那是不可逆的,
即使有救回一些聽力但卻無法恢復到一般人的正常水準
註:(因聽損的原因不同而有差異,這部分請教專業醫師)
故我們是藉由開刀植入或是配帶輔具來幫助我們聽!
聽損原因有太多種了!(點我)
不是所有聽損皆需要配戴輔具!
更不是任意選擇助聽器或是電子耳!
來源 |
通常重度以下程度可藉由適當選配助聽器達到顯卓的效果!(因聽損原因而異)
當時(2016)我的聽力分貝達90up(重度、極重度
配戴助聽器對我幫助不大了
那時臺大吳醫師告訴我可以考慮開CI
開CI必須經過醫師專業評估是否可行,不是想開就能開
(聽神經是否存在之類和其他...)
國內有很多家醫院有做CI植入手術:臺大、馬偕、長庚、亞東...
我會選擇在臺大醫院是因為以前有在臺大做聽力追蹤
而且吳振吉醫師看診時很細心也很有耐心,
交給他我很放心!
再來關於植入CI手術的費用,加上電子精密產品、後續保養、保固、耗材的費用,
每一項耗材幾乎是好千元起跳的!!
整體加起來真的很可觀!! 💸💸💸
(註:家長對於廠牌不了解不用擔心,醫院會安排各大廠牌說明會,建議大家參加,當天也會有CI植入者參與說明會,分享他們的經驗)
(註:補助資源可以問問基金會、醫院或是政府補助)
後來我也聽到眾多CI植入者的分享,大多數人配戴效果都不錯
能自主靠聽覺、口語溝通,至少不用大量依賴唇語或是手寫
當然開電子耳要有長期復健的心理準備
對電子耳的期待性、心理建設
(與助聽器聲音不相同,不可能一植入馬上就能聽懂)
以及所在地是不是有資源可以幫助你
除了醫院的復健團隊、基金會、民間機構的幫助、
還有自主訓練
後續的復健是影響人工電子耳效益主因之一! (復健這部分之後有文章會說明)
綜上考量後,
最後才決定植入人工電子耳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